简介:
宫颈癌筛查:每个女性都该知道的健康必修课 近几年,宫颈癌这三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女性的健康话题里。很多人听说要做筛查,但具体该怎么做、什么时候做、为什么要做,却一直迷迷糊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关乎每位女性健康的重要话题。 为什么宫颈癌筛查不能等? 宫颈癌有个特点——它是少数能通过早期筛查
近几年,宫颈癌这三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女性的健康话题里。很多人听说要做筛查,但具体该怎么做、什么时候做、为什么要做,却一直迷迷糊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关乎每位女性健康的重要话题。
宫颈癌有个特点——它是少数能通过早期筛查有效预防的。临床数据显示,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平均需要5-10年。这意味着只要能定期做好筛查,完全有机会把扼杀在萌芽状态。但现实情况是,很多女性要么觉得"我还年轻不用查",要么害怕检查过程不舒服,结果错过了佳干预时机。
更关键的是,早期宫颈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。等到出现异常出血、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时,病情可能已经进展。所以千万别把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当作筛查的替代品。
目前主流的筛查方法有两种:HPV检测和TCT检查(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)。简单来说,HPV检测是查有没有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,TCT是看宫颈细胞有没有异常变化。一般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两种检查一起做,这样率能达到90%以上。
很多女性担心检查过程会很痛苦。实际上,的医生操作下,取样通常只需要1-2分钟,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但绝大多数人都能耐受。记得避开期,检查前24小时不要同房、不要用药,这样结果会更。
21岁以下的女性:通常不需要筛查,除非有特殊情况。
21-29岁:建议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。
30-65岁:优先选择HPV+TCT联合筛查,每5年一次;也可以选择单独TCT检查,每3年一次。
65岁以上:如果过去10年筛查结果都正常,可以停止筛查。
需要提醒的是,这些是普遍建议,具体到个人还要考虑是否有HIV感染、器官移植等特殊情况。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同样需要定期筛查,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病毒。
拿到报告后看到"阳性"、"异常"字样先别慌。HPV阳性只说明存在病毒感染,不等于得癌;TCT异常可能是炎症、低级别或别病变。医生会根据结果建议进一步做镜检查或活检。即便是别病变,通过规范治疗也能有效阻断癌变进程。
特别要注意的是,筛查不是"一锤子买卖"。如果结果是阴性,也要按时复查;如果是阳性或异常,更要严格遵医嘱随访。很多悲剧就源于对异常结果的不重视和拖延。
误区一:没有症状就不用查
前面说过,早期宫颈癌往往没有症状,等有症状可能就晚了。
误区二:打过疫苗就万事大吉
HPV疫苗确实能预防70%-90%的宫颈癌,但目前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别,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。
误区三:绝经后不用查了
虽然绝经后HPV感染率下降,但仍有风险,建议按年龄指南筛查到65岁。
宫颈癌筛查就像给身体做定期"安检",花不了多少时间,却能换来安心。与其战战兢兢担心"万一",不如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。健康是自己的,别把它托付给侥幸心理。建议女性朋友们把筛查日期标记在日历上,就像对待重要约会一样认真对待它。
如果对筛查还有顾虑,可以直接的妇科医生。记住,早筛查、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是应对宫颈癌明智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