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关于缩骨手术的真实科普:这种通过截骨降低身高的手术存在哪些风险?哪些人适合考虑?医生不会告诉你的术后
近在社交媒体上,我们偶尔会看到关于"缩骨手术"的讨论。这种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神奇医术,现实中的医学名称其实是"肢体缩短术"。作为医美行业从业者,今天我想和大家这个颇具争议的手术。
不同于民间传说的"秘术",现代医学中的肢体缩短术是通过外科手术截除部分骨骼来实现的。常见的有股骨(大腿骨)或胫骨(小腿骨)缩短术,通过计算截除3-5厘米骨段,再用髓内钉或外固定支架固定。
需要明确的是:这不是美容项目,而是骨科手术。正规医院不会用"缩骨"这样的非术语宣传,更不会""""。
根据临床观察,者主要分为三类:
值得注意的是,健康人群单纯为美观要求手术,国内外医学伦理委员会通常不予支持。
1. 终身运动受限:术后跑步、跳跃等爆发性运动能力可能下降30%-50%
2. 漫长期:需要6-12个月才能完全负重,期间可能发生肌肉萎缩
3. 不可逆改变:骨骼缩短后,神经血管需要重新适应,可能长期存在麻木感
4. 二次手术风险:约15%患者需要取出内固定或处理并发症
我国仅有少数医院骨科开展治疗性肢体缩短术,需要多科会诊评估。目前没有医疗机构被批准开展纯美容目的的缩骨手术,网络上所谓的"微创缩骨"项目均为违规操作。
如果你因身高困扰,不妨先尝试:
后想说的是:医学的本质是治疗疾病,不是实现。当我们考虑用手术刀改变与生俱来的身体特征时,也许应该先问问自己——我们到底在什么?
(本文基于公开医学文献撰写,不做任何医疗建议。具体诊疗请正规医疗机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