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牙周炎不治危害大!这份防治指南请收好,远离牙齿松动烦恼 "刷牙出血好几年了,应该没事吧?"34岁的张先生没想到,一次常规洗牙时医生严肃地告诉他:"您的牙槽骨已经吸收三分之一,这是中度牙周炎了。"这个真实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:我国35岁以上人群80%存在牙周问题,但主动就医的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
"刷牙出血好几年了,应该没事吧?"34岁的张先生没想到,一次常规洗牙时医生严肃地告诉他:"您的牙槽骨已经吸收三分之一,这是中度牙周炎了。"这个真实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:我国35岁以上人群80%存在牙周问题,但主动就医的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偷走牙齿健康的"隐形"。
早上刷牙时牙膏泡沫带血丝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常见现象其实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。牙周炎的发展就像温水煮青蛙:
- 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(轻度)
- 口腔异味持续、牙龈萎缩(中度)
- 牙齿松动移位、咀嚼无力(重度)
门诊中让人痛心的是,很多患者直到牙齿松动才来就诊,这时候牙槽骨吸收往往超过50%。记住:牙龈出血就是身体发出的警报,早发现能省下数万元治疗费。
误区1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
:牙缝变大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空间暴露了,就像搬家后才发子有多大。
误区2:"牙齿不痛就不用治"
:牙周炎是慢性病,疼痛出现时往往已到中晚期。就像高血压前期也没有症状。
误区3:"老了都会掉牙"
:80岁也能拥有20颗健康牙齿,关键在防治。日本老年人平均存留牙数比我国多8-10颗。
在家就能做的初步检查:
1. 照镜子看牙龈颜色(健康呈淡粉色)
2. 用指甲轻刮牙齿根部(有软垢说明清洁不到位)
3. 轻摇牙齿测试稳固度(松动超过1mm需警惕)
建议每半年用牙线测试后牙区,如果牙线进入时有阻碍感或出血,就要及时预约牙周检查。
日常护理升级版:
- 改用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2次"巴氏刷牙法"(建议搜索教学视频)
- 牙线使用要听到"咯吱"声才算到位
- 饭后用冲牙器清洁,水压选60-90PSI合适
干预建议:
轻度:每年1-2次超声波洁牙+抛光
中度:龈下刮治分4次完成,间隔1周
重度:可能需要牙周手术配合骨粉再生
特别提醒吸烟人群: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,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牙周检查。
1. 血糖水平:糖尿病患者牙周炎风险高3倍,控制血糖能改善牙龈状况
2. 妊娠期变化:孕激素升高可能导致"妊娠期龈炎",产后多数能
3. 骨质疏松:绝经后女性补钙同时要关注牙槽骨密度
Q:治疗要打麻药吗?
A:基础洁牙无需麻醉,龈下刮治会根据敏感程度选择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。
Q:治疗后牙齿敏感怎么办?
A:这是暂时现象,2周内避免冷热刺激,可用感牙膏缓解。
Q:治疗费用能报吗?
A:基础洁牙部分城市可报销,深部治疗需自费,具体当地医院。
后提醒大家:牙周炎的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,就像养护花园需要定期除草。从今天开始,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,把牙周检查列入年度体检清单。记住,留住天然牙齿永远比种牙更经济、更舒适。如果您有持续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等问题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牙周探诊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