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胃不舒服别硬扛!消化内科医生教你识别7个危险信号 近总感觉胃胀、反酸?很多人觉得"忍忍就过去了",殊不知这些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消化内科提醒:当出现以下7种情况时,务必及时就医检查,错过佳治疗时机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 一、这些症状持续出现要当心 1. 持续两周以上的上腹部疼痛,
近总感觉胃胀、反酸?很多人觉得"忍忍就过去了",殊不知这些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消化内科提醒:当出现以下7种情况时,务必及时就医检查,错过佳治疗时机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1. 持续两周以上的上腹部疼痛,尤其是夜间加重的隐痛
2. 吞咽困难或食物卡喉感,连流食都难以下咽
3. 颜色发黑像柏油,或带有鲜红色血迹
4. 无缘由的体重下降,一个月内减轻5公斤以上
5. 反复呕吐,特别是伴有咖啡渣样呕吐物
6. 皮肤眼白发黄,小便颜色加深像浓茶
7. 长期胃灼热,普通抑酸药无法缓解
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让胃病越来越年轻化。门诊中常遇到的是功能性,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、早饱感。这类问题往往与饮食不规律、压力过大有关,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明显改善。
需要警惕的是胃食管反流病,约30%患者会出现夜间呛咳、喉咙异物感等不典型症状。若长期不干预,可能引发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。建议抬高床头15厘米,睡前3小时禁食。
对于40岁以上人群,胃镜检查是金标准。现在有胃镜选项,睡一觉就完成检查。害怕插管的朋友可以选择胶囊内镜,但价格较高且不能取活检。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推荐C13呼气试验,率高达95%以上。
需要注意:胃肠镜检查前需空腹6-8小时,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。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,取活检者需流质饮食1天。
1. 饮食记住"三不要":不要过饱(七分饱为宜)、不要过快(每口咀嚼20次)、不要过晚(睡前3小时禁食)
2. 少吃腌制、烧烤类食物,每周红肉摄入控制在500克以内
3. 胃酸多者可以尝试苏打饼干、碱面等中和胃酸
4. 保持规律作息,晚上11点前入睡有助于胃肠黏膜修复
5. 适度运动推荐快走、游泳,避免饭后立即运动
很多患者一胃痛就吃奥美拉唑,实际上长期滥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导致骨质疏松、肠道菌群失调。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建议餐后1小时服用,而促胃肠动力药应在饭前15分钟服用。
特别提醒:自行购买胃药超过2周症状无缓解,必须到消化内科就诊。某些心脏问题也会表现为"胃痛",盲目服药可能延误救治。
出现呕血、便血等急症要立即急诊。45岁以上突发症状,或有胃癌家族史者建议尽早胃镜检查。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腹胀、下肢浮肿提示可能进入失代偿期,需要完善腹部超声检查。
记住:消化道疾病贵在早发现早治疗。定期体检中加入便潜血、腹部超声等基础筛查,很多疾病都能在早期获得良好预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