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白内障是什么?眼睛里的“毛玻璃”需要警惕 早上起床看东西雾蒙蒙的?晚上开车总觉得对面车灯特别刺眼?这些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信号。作为眼科常见问题,白内障就像给眼睛蒙上一层“毛玻璃”,但很多人对它存在误解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困扰中老年人的视力“小偷”。 别等看不见才着急!白内障
早上起床看东西雾蒙蒙的?晚上开车总觉得对面车灯特别刺眼?这些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信号。作为眼科常见问题,白内障就像给眼睛蒙上一层“毛玻璃”,但很多人对它存在误解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困扰中老年人的视力“小偷”。
1. 视力逐渐模糊:像隔着一层雾看东西,换眼镜也没用 2. 畏光加重:晴天出门睁不开眼,夜车灯刺眼到想流泪 3. 颜色变淡:鲜艳的红色看起来发黄,对比度下降 4. 老花突然“好转”:其实是晶状体硬化产生的假象
58岁的张阿姨就是典型:“原来以为是人老眼花,直到炒菜分不清青椒和红椒,医生说我拖太久了。”提醒: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裂隙灯检查。
谣言1:“眼药水能治好白内障” :目前有效方式是手术,药物只能短暂缓解症状。
谣言2:“要等完全看不见才能做手术” :矫正视力低于0.5或影响生活就该考虑,拖延可能引发青光眼。
谣言3:“手术后会复发” :人工晶体不会再次浑浊,少数患者出现的后发障用激光5分钟即可解决。
现在主流的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+人工晶体植入,全程10-15分钟: • 基础单焦点晶体:报销,术后需戴老花镜 • 双焦点/三焦点晶体:自费2-3万,可同时解决老花问题 • 散光矫正型晶体:适合角膜散光>150度患者
64岁的退休教师李叔分享:“选的进口双焦点晶体,现在看报、钓鱼都不用戴眼镜,早知道就该早点做。”
1. 周睡觉戴防护眼罩,避免揉眼 2. 按时滴抗生素眼药水,预防感染 3. 1个月内避免弯腰提重物、剧烈运动 4. 出门戴防紫外线墨镜(建议UV400) 5. 复查时间点:术后1天、1周、1个月
后提醒:虽然手术技术成熟,但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眼科医院。如果出现突然眼痛、视力骤降,要立即就医。
• 年轻人也会得:糖尿病、长期用激素药物是诱因 • 紫外线是隐形帮凶:高原地区发病率明显更高 • 吸烟者风险增加2倍:尼古丁晶状体蛋白 • 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:深色蔬菜比保健品更有效 • 术后可以正常坐飞机:气压变化不影响人工晶体
早发现、早干预是应对白内障的关键。如果这篇文章解答了您的疑问,建议转发给身边经常揉眼睛的长辈。关于眼睛健康,您还想了解哪些问题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