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关于阑尾炎的6个关键问题:症状识别与科学治疗指南 凌晨3点的急诊室,25岁的小蜷缩在担架上,额头冒着冷汗:"医生,我以为是吃坏肚子,可这疼怎么越来越?"经过检查,确诊为急性阑尾炎。这种看似常见的急腹症,每年让超过7%的人群面临手术选择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清这个外科高发疾病的。 一、
凌晨3点的急诊室,25岁的小蜷缩在担架上,额头冒着冷汗:"医生,我以为是吃坏肚子,可这疼怎么越来越?"经过检查,确诊为急性阑尾炎。这种看似常见的急腹症,每年让超过7%的人群面临手术选择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清这个外科高发疾病的。
右下腹突然疼痛是明显特征,但疾病发展有典型轨迹:开始是肚脐周围隐痛,像吃坏东西的胀痛;6-8小时后疼痛会"转移"到右下腹,触碰时有明显压痛。约70%患者伴有38℃左右低烧,儿童可能更高。要注意区分肠胃炎,后者往往伴随呕吐腹泻,而阑尾炎患者通常食欲全无却很少排便。
当出现持续高热(超过39℃)、腹痛蔓延全腹部、意识模糊等情况,提示可能发生阑尾穿孔。临床数据显示,发病24小时后穿孔风险增加15倍。特别提醒老年人,由于痛觉迟钝,常常就诊时已出现化脓,建议腹痛持续4小时不缓解就应就医。
医生会通过"反跳痛"检查(按压后突然松手时疼痛加剧)初步判断。血常规检查中,白细胞计数超过10×10^9/L有参考价值。超声检查率约85%,但对肥胖患者可能看不清。目前增强CT确诊率可达95%,但儿童和孕妇需谨慎选择辐射检查。
对于单纯性阑尾炎,欧美近年尝试抗生素保守治疗,但复发率达15%。腹腔镜手术仍是主流方案,创口仅1-2cm,住院时间缩短2-3天。传统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,术后需5-7天。重要提示:网络流传的"止痛法"可能诱发穿孔,不可尝试。
术后24小时需禁食,之后从流食逐步过渡。避免剧烈运动少1个月,但建议每天下床慢走预防肠粘连。拆线前保持伤口干燥,若发现红肿渗液立即返诊。值得注意的是,约有30%患者术后会出现短暂腹泻,通常2周内自行缓解。
医学界尚未找到明确预防方法,但统计显示便秘人病率较高。建议保持膳食纤维摄入(每日25-30g),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。民间"饭后跑步诱发阑尾炎"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,但剧烈运动后腹痛确实需要重视。
后提醒:腹痛千万别硬扛。医院普外科数据显示,夜间急诊的阑尾炎患者中,超过40%因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。掌握这些知识不是为了自我诊断,而是帮助您更地向医生描述症状,为治疗争取黄金时间。
(本文数据来源于《实用外科杂志》2023年临床指南,所有治疗建议需以主治医生方案为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