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高血压是怎么回事?了解这些症状和预防方法很重要 近体检发现血压偏高?别慌,我们先来高血压这回事。很多人可能觉得血压高点没什么大不了,但实际上,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对我们的心脑血管造成不小的伤害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把高血压这件事说清楚。 血压升高,身体在发出什么信号? 血压就像水管里的水压
近体检发现血压偏高?别慌,我们先来高血压这回事。很多人可能觉得血压高点没什么大不了,但实际上,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对我们的心脑血管造成不小的伤害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把高血压这件事说清楚。
血压就像水管里的水压,太高了容易爆管,太低了水流又不够。当我们说血压升高时,通常是指血管壁承受的压力超过了正常范围。具体来说,正常血压应该在120/80mmHg左右,如果多次测量都超过140/90mmHg,那就需要警惕了。
早期高血压可能没什么特别感觉,这也是它被称为"无声"的原因。但随着血压持续升高,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:经常性头疼(尤其是后脑勺部位)、头晕目眩、容易疲劳、偶尔会心慌胸闷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建议及时测量血压。
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。首先是遗传因素,如果父母有高血压,子女患病的概率会高一些。其次是年龄因素,随着年龄增长,血管弹性下降,血压自然容易升高。
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影响:长期高盐饮食会让体内水分滞留;缺乏运动导致代谢减慢;长期精神紧张会刺激血管收缩;吸烟喝酒更是会直接损伤血管;超重或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。这些都是我们可控的危险因素。
很多人测血压时都做错了。正确的测量方法是:测量前30分钟内不喝咖啡不抽烟,安静休息5分钟;测量时手臂要平放,与心脏同高;袖带要绑在裸露的手臂上,不能隔着衣服;测量时要保持安静,不要说话。
建议每天同一时间段测量,好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测一次,连续记录一周,这样才能看出真实的血压情况。偶尔一次偏高不必太紧张,但持续升高就要重视了。
如果发现血压轻度升高,医生通常会建议先尝试生活方式调整:
1. 减少食盐摄入:每天不超过5克,注意藏在酱油、腌制品等食物中的隐形盐
2. 多吃新鲜蔬果:尤其是富含钾的香蕉、菠菜等,可以帮助平衡体内的钠
3. 适量运动:快走、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,每周少5次,每次30分钟
4. 控制体重:体重每减轻1公斤,血压可能下降1mmHg
5. 戒烟限酒:吸烟会立即升高血压,酒精摄入也要严格控制
如果经过3-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,血压仍高于140/90mmHg,或者一开始血压就超过160/100mmHg,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降压药。现在常用的降压药性都很高,按医嘱规律服用很重要,不能看血压降了就自行停药。
记住,高血压治疗是一场"马拉松"而不是"短跑",需要长期坚持。定期复诊、按时服药、监测血压变化,这些都很重要。只要控制得当,高血压患者也可以享受健康生活。
后提醒大家,血压问题不能忽视,但也不必过度焦虑。从现在开始调整生活习惯,定期测量血压,必要时候及时就医,这才是科学应对高血压的正确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