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妍百分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宫颈癌筛查到底有多重要?这份女性健康指南请收好
宫颈癌筛查到底有多重要?这份女性健康指南请收好

宫颈癌筛查到底有多重要?这份女性健康指南请收好

简介 简介:

宫颈癌筛查到底有多重要?这份女性健康指南请收好 28岁的白领小林近总感觉下腹不适,在闺蜜催促下做了人生次宫颈癌筛查,结果查出HPV高危型感染伴宫颈上皮内病变。医生告诉她:"再晚半年,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。"这个真实的提醒我们:宫颈癌筛查不是选择题,而是每位女性的必修课。 为什么要做宫颈癌

介绍

宫颈癌筛查到底有多重要?这份女性健康指南请收好

28岁的白领小林近总感觉下腹不适,在闺蜜催促下做了人生次宫颈癌筛查,结果查出HPV高危型感染伴宫颈上皮内病变。医生告诉她:"再晚半年,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。"这个真实的提醒我们:宫颈癌筛查不是选择题,而是每位女性的必修课。

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筛查?数据告诉你

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筛查?数据告诉你

中心新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1万例,在15-44岁女性中发病率高居第二位。但令人欣慰的是,宫颈癌是明确病因(高危型HPV持续感染)且可防可控的恶性,通过规范筛查可使发病率降低80%。

临床上将宫颈癌发展分为"HPV感染→持续感染→癌前病变→浸润癌"四个阶段,这个过程往往需要5-10年。这意味着我们有充足的时间通过筛查阻断疾病进展,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强调"筛查不是查出,而是预防"。

宫颈癌筛查到底查什么?两种方式要了解

目前主流筛查采用"双保险"策略:

1. HPV检测: 直接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病毒,好比查看"犯罪团伙"是否潜伏

2. TCT检查(宫颈细胞学检查): 观察宫颈细胞是否发生异常变化,如同检查"犯罪现场证据"

建议25岁以上女性开始筛查:25-29岁优先做TCT检查,30岁以上建议HPV+TCT联合筛查。若结果正常,后续可3-5年复查一次;若发现异常,可能需要进一步镜检查。

关于筛查的五大认知误区

误区1: "没有不适就不用查" 宫颈癌前病变往往毫无症状,等出现接触性出血、异常排液时可能已到中晚期。

误区2: "打了HPV疫苗就不用筛查" 疫苗虽能预防70%-90%的宫颈癌,但无法覆盖所有高危型别,筛查仍然必要。

误区3: "绝经后不用查" HPV感染可能潜伏多年,65岁前都应保持规律筛查。

误区4: "检查特别疼" 医生操作时仅有轻微不适,整个过程只需3-5分钟。

误区5: "查出HPV等于得癌" 80%女性一生中会感染HPV,但90%可在1-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。

筛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?

1. 避开期,佳时间是干净后3-7天 2. 检查前48小时避免性生活、冲洗或用药 3. 无需空腹,但建议穿方便穿脱的衣物 4. 有急性炎症需治疗后再检查

筛查报告怎么看懂关键指标?

HPV报告: 关注是否标注"高危型",特别是16/18型危险 TCT报告: - NILM(正常):继续常规筛查 - ASC-US(意义不明确):需结合HPV结果判断 - LSIL/HSIL(低/别病变):需要进一步检查

需要提醒的是,筛查结果异常≠确诊,就像体检发现血压高不一定是高血压病,需要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。

特殊人群的筛查建议

孕妇: 孕早期可进行TCT检查,HPV检测需医生评估 免疫功能低下者: HIV感染者、器官移植术后等人群应缩短筛查间隔 既往病变治疗史: 治疗后仍需坚持随访20年以上

记住这个筛查金标准:即使接种了HPV疫苗、即使只有一个、即使已绝经,定期宫颈癌筛查都是守护健康的必要投资。

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突然想起自己超过3年没做筛查了,好的行动就是立刻预约近的妇科门诊。健康这件事,永远没有"太早"或"太晚",只有"现在刚刚好"。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