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糖尿病早期有这些症状,千万别忽视!科学控糖指南来了 阿姨近总感觉口渴,每天要喝好几壶水,体重却莫名其妙掉了5斤。去医院一查,空腹血糖竟然高达9.2mmol/L。"平时连甜食都不怎么吃,怎么会得糖尿病呢?"这样的困惑在诊室里经常听到。数据显示,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,但近半数患者并不
阿姨近总感觉口渴,每天要喝好几壶水,体重却莫名其妙掉了5斤。去医院一查,空腹血糖竟然高达9.2mmol/L。"平时连甜食都不怎么吃,怎么会得糖尿病呢?"这样的困惑在诊室里经常听到。数据显示,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,但近半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患病。
当身体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检测血糖:
1. 频繁口渴、夜尿增多,尤其半夜总要起床
2. 吃饱饭不久又饿得快,特别想吃甜食
3. 伤口愈合速度变慢,皮肤反复感染
4. 视力突然模糊,像是隔了层毛玻璃
5. 手脚发麻,像有蚂蚁在爬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有些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,体检才发现血糖异常。40岁以上、有家族史、超重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血糖检测。
医院常用的诊断标准有两个:
• 空腹血糖≥7.0mmol/L
• 餐后2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
如果测得空腹血糖在6.1-7.0之间,属于糖耐量受损,这个阶段通过生活方式干预,有机会逆转。就像张先生去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6.8,经过半年饮食调整和运动,现在血糖稳定在5.6左右。
【推荐吃的】
绿叶蔬菜:每天500克,帮助延缓糖分吸收
优质蛋白:鱼肉、鸡胸肉、豆制品,每餐掌心大小
粗粮杂豆:燕麦、藜麦、鹰嘴豆等,占主食1/3
【需要控制的】
精制糖:白砂糖、蜂蜜等直接添加糖
精米白面:粥、面条升糖速度堪比白糖
高脂食物:肥肉、动物内脏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
建议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,这时候血糖开始上升。快走、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合适,注意:
• 每次30-40分钟,微微出汗但不气喘
• 避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
• 有视网膜病变者不宜剧烈跳跃
李女士坚持每天晚饭后快走40分钟,三个月后餐后血糖从10.3降到了7.8。
家用血糖仪使用时要注意:
1. 洗手后不用酒精擦拭,自然晾干
2. 轮换采血部位,避免手指结痂
3. 记录检测时间(空腹/餐后)
4. 定期与医院检测结果比对
初次确诊建议每天测4-7次,稳定后可调整为每周2-3天。
"打胰岛素会上瘾"这种说法完全不科学。胰岛素是自身分泌的激素,当胰腺功能衰竭时必须外源补充。口服药也不能随意停用,有位患者自行停药三个月,结果血糖飙到18,引发酮症酸中毒住院。
• 眼底检查: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无症状
• 尿微量白蛋白:发现早期肾损伤
• 神经传导检测:预防糖尿病足
• 心脑血管评估:包括颈动脉超声等
早发现早干预,完全可以和普通人拥有相似寿命和生活质量。
家人确诊糖尿病后,与其盯着他这不能吃那不能碰,不如:
1. 全家一起调整饮食结构
2. 陪伴运动增加趣味性
3. 学习低血糖急救措施
4. 定期提醒复查时间
记住,控糖不是患者一个人的战斗。
糖尿病管理就像跑马拉松,既要科学方法也需要持久耐心。如果发现血糖异常,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。下期我们将详细讲解糖尿病患者的旅行注意事项,欢迎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