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口腔感染怎么办?这5种情况别不当回事 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,喝凉水突然牙根刺痛,嘴里莫名其妙长溃疡……这些看似小问题的口腔感染,可能藏着大隐患。今天我们就来普通人容易忽视的口腔健康危机。 一、为什么口腔总爱"闹脾气"? 我们的口腔就像个微型生态系统,每厘米驻扎着上亿细菌。当抵抗力下降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,喝凉水突然牙根刺痛,嘴里莫名其妙长溃疡……这些看似小问题的口腔感染,可能藏着大隐患。今天我们就来普通人容易忽视的口腔健康危机。
我们的口腔就像个微型生态系统,每厘米驻扎着上亿细菌。当抵抗力下降或清洁不到位时,有害菌就会占据上风。常见的感染诱因包括:熬夜后免疫力降低,孕期激素变化,戴牙套清洁不,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长期服用某些药物(如抗抑郁药)会导致口干,减少唾液对口腔的冲刷保护,这种隐蔽诱因往往被忽视。
1. 牙龈持续出血超过3天:不仅是牙刷太硬的问题,可能是牙龈炎早期表现
2. 口腔溃疡两周不愈合:正常溃疡7-10天自愈,超时未愈要警惕癌前病变
3. 牙齿突然对冷热敏感:可能是牙本质暴露或龋齿已伤及牙髓
4. 脸颊内侧反复起白膜:鹅口疮等真菌感染需要针对性用药
5. 智齿周围红肿化脓:冠周炎可能引发间隙感染,者需要住院治疗
遇到轻微口腔不适,可以尝试这些方法:淡盐水漱口(250ml温水+3g食盐)、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但要注意,网络流传的大蒜敷溃疡、牙膏涂疱疹等方法可能刺激黏膜,反而加重病情。
选择牙刷时,中等硬度刷毛既能清洁又不会损伤牙龈。电动牙刷不是越贵越好,每分钟30000次左右振动的就能满足日常需求。特别提醒戴牙套的人群,冲牙器要调整到低档,避免水流冲击牙龈。
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24小时内就医:面部明显肿胀影响睁眼或呼吸,发热超过38℃,张口度不足两指(约3cm),脓液渗出伴有腐臭味。对于糖尿病患者,即使轻微牙龈出血也应尽早检查。
就医前可以做些准备:记录症状持续时间,拍下口腔异常部位的照片(很多症状会在就诊时暂时缓解),列出正在服用的药物。这样能帮助医生更快判断。
每年少一次的洁牙,能清除普通刷牙无法处理的牙结石。建议选择抛光度好的洁牙服务,粗糙的牙面反而容易堆积菌斑。饮食上要注意,碳酸饮料好用吸管饮用,减少牙齿直接接触酸性物质。
家长要特别关注儿童口腔健康,6岁前都建议家长辅助刷牙。老年人假牙要每晚取出清洁,长期佩戴不清洁的假牙可能引发义齿性口炎。
记住,口腔是身体的"门窗",小感染可能引发全身问题。下次发现口腔异常时,别再说"忍忍就过去了"。